央视网消息(记者 阚纯裕):2019年渐渐接近尾声,许多媒体在做年终盘点时,纷纷提到3月份的现象级事件,将“夸夸群”列入年度热词。有媒体总结,夸夸群即“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你”的多人群聊。
这个词,你还记得吗?
彼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夸夸群火爆互联网。从2月28日夸夸群第一次出现,到西安交大夸夸群登上微博热搜,再到夸人服务在淘宝以及微信小程序的密集上线,半个月的时间,夸夸群产生“霸屏效应”,牢牢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夸夸群的原型,其实是创建于2014年8月的“相互表扬”豆瓣小组。“相互表扬”小组发展到现在,已有超过14万人加入,组员们在这里互相鼓励,彼此加油打气。
第一个创建夸夸群的浙江大学本科生小应就是受到了“相互表扬”小组的启发,他说:“在浙大哈哈群,大家聊到豆瓣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组,然后就有人提出来说我们要不搞一个夸夸群。”于是,在2月28日,浙大夸夸群上线。
小应表示,自己是一个喜欢愉悦的社交环境的人,讨厌互联网暴力,他觉得这种模式可以让大家平和友善地交流。为了“把自己的快乐传递出去”,小应隔天联系了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的同学,向他们推广夸夸群,很快,夸夸群就在各大高校间流行开来。半个月后,“夸夸群”登上微博热搜榜。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霍小雯分析出夸夸群走红的三大原因。
第一,受传统思想影响,父母教育孩子要低调、谦虚。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也常常受到父母责备,加上攀比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他们内心压抑,渴望得到认可和赞赏。
第二,在心理学里,夸人者的行为是共情技术的体现。尤其是讨好型人格的夸人者在称赞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这是双方互相取悦的方式。
第三,成年人心理上出现退行状态。比如把自己当成婴儿,期待别人的正面、积极回应,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小万在朋友圈看到了同学分享的学校夸夸群二维码。他浏览群内成员,发现不到100人的群里大都是自己认识的人。小万回忆:“当时夸夸群像是一股旋风刮起来的一个潮流,大家都在玩儿,我也想看他们是怎么玩儿的。”于是,他扫码进群。
最初,小万在群里很活跃,大部分时间都在夸别人,偶尔也会求夸。他总结道:“我不会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求夸,我觉得这个有点像消遣,心情不好的时候没心思去看这个群,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或者是玩手机的时候随便发一句,看大家夸自己就可以从中获得快乐。”
受访者供图
乐宾是这个夸夸群的群主。据她观察,群内成员大都抱着娱乐的目的参与,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受挫需要鼓励求夸”。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胡春阳表示,夸夸群的规则,是无规则地传递正能量。这种新型规则不仅契合了现代人希望被褒扬的需求,也解除了网民的顾虑与防备,获得了多数人的极大认同。夸夸群形式上可操作性强、内容上可发挥空间大及可无障碍复制的特点让其成为社会中特定群体共享的现象。各个高校学生群体的技术操作水准和不同的文化气质,有利于生产独特的群文化,进而形成夸夸群生命的张力。
但是,为什么人们愿意去夸一个素不相识的网友呢?
小应认为,这一部分是出于对同学的关怀,另一部分则可以理解为一种竞争。“因为很多时候不是你一个人在夸,这时候你就会和别人去较量,他这句夸得有没有我有意思,有没有我精妙,所以会绞尽脑汁地想怎么夸。”
然而,随着求夸内容的重复度越来越高,大家的夸奖内容也变得千篇一律。虽然群成员变多了,夸夸群的热度却渐渐下滑。
“好听一点叫商业互吹,不好听的叫尬吹,感觉很多夸的内容都比较肤浅。”在某夸夸群待了10天后,小陈选择退出了群聊。他表示,鸡毛蒜皮的“无厘头”事情都被反复夸奖,尽管是一种娱乐,但反反复复看了几天也觉得有些腻了。
4月,小万发现,大多数人沉默下来,和其他的群聊一样,夸夸群中只有一些元老级成员还在活跃。到了12月,所有人都不再发言了,翻开群聊,能看到的只剩广告。
乐宾对此很淡然,她认为,这是因为大家的新鲜劲儿过去了,互夸的动力不再。
有网友总结自己在夸夸群的寿命路径:第一天,因为猎奇心理了解到“夸夸群”;第二天,加入并享受“被夸”;第三天,退群。
夸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个商机
进入夸夸群,无论说出怎样沮丧的消息,大都能够收到正面的反馈,这一规则本身就具有吸引力。群内成员互相吹捧的“彩虹屁”,不仅可被视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心灵鸡汤”,且各具创意、幽默风趣。互夸也是一种消解日常紧张情绪的娱乐方式。